是誰弄壞的?──教孩子誠實認錯 呂素美 經國技術學院幼保系兼任講師

  上小一的姐姐在校有好表現,獲得很炫的三色自動筆當獎勵。小泉看了很喜歡,央求姊姊借他用一下。姐姐不肯。於是小泉趁姐姐洗澡之際,飛快地打開姐姐的書包,拿出三色自動筆,一下按出紅色畫一畫,一下又啪、啪的切換到藍色、黑色,玩得不亦樂乎。忽然,他聽到姐姐走出浴室的聲音,慌亂中竟然讓紅色、藍色在筆桿內卡住了,小泉情急之下把筆往姐姐書包一丟,趕忙逃離現場。

  洗好澡的姐姐開心的想再把玩她得到的獎品時,發現筆竟然卡住了,氣得大叫:「是誰弄的啦!小泉,一定是你!」小泉不肯承認:「我哪有!」

「媽──」一場紛爭於是展開。

為何不肯誠實認錯?

        小泉心知肚明,筆的確是自己弄壞的,但是為何他不僅不肯承認,還說起謊來,堅稱不是自己做的呢?

        小泉會如此,表示在認知上,他已很清楚知道筆是姐姐的,不是他的;而且他沒有得到姐姐的同意就擅自動用他的東西,這是不對的行為。但知道是一回事,能否做到又是另一回事。小泉畢竟只有五歲,克制衝動行為的能力還不是那麼好(許多成人也一樣不好),因此,在明白自己可能會因此遭受責罰的情況下,為了逃避責罰,也就不惜先否認再說了。更何況事情已超乎他的預期:他可能把姐姐的獎品給弄壞了。茲事體大,當然更要大力否認了。

父母宜善用同理心,引導孩子溝通、解決問題

        小泉的爸媽聽完了事情經過之後,大概也很容易就斷定罪魁禍首是小泉了。只是面對不肯認錯的小泉,以及正狠狠瞪著小泉的姐姐,爸媽一方面不想用權威來壓著小泉認錯道歉,另一方面又想安撫姐姐,真是左右為難。

        建議爸媽,在子女爭吵的當下,縱使心理也認為「當然是小泉!」,仍別急著當判官。請先同理姐姐:「才拿回來筆就壞了,真是糟糕!難怪你這麼生氣!

」並試著看能否和姐姐一起把筆修好。經過爸媽這樣的同理,相信姐姐的生氣會舒緩些,火爆的場面也能稍稍降溫。

        然後,再轉向與小泉溝通。同樣的,也請先同理小泉:「你也好喜歡姐姐的筆,好想用用看對不對?可是姐姐都不肯借你。」小泉馬上抱怨:「對啊!姐姐小氣!」爸媽小心的說:「姐姐自己也很喜歡三色筆,可能他怕你不小心把它弄壞,才不肯借你。」小泉:「我是不小心的啊!我不是故意的。」

        「那你要不要跟姐姐道歉?」爸媽有必要堅持讓小泉親自向姐姐道歉,因為這是小泉下次再遭遇類似情況時能否克制住自己的衝動行為的關鍵。

        當然,如果筆已無修復的可能,爸媽請在一旁協助,讓兩姐弟自己商談出賠償辦法,並切實執行。千萬不可以抱著「壞了就壞了,只是筆而已」的態度讓這件事落幕。

在打罵中長大的孩子,學不會誠實認錯

        身為父母,當然希望孩子不犯錯;如果犯錯,也要誠實認錯,做一個誠實的人。

        但是要求對別人坦承自己的錯誤,對任何人來說都不容易,何況是幼兒。在情感上,那是一種極大的壓力。

        偏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犯錯,若爸媽總以打罵方式來教育孩子,最終只會讓孩子學會用死不認錯的方式來逃避可能帶來的後果。因此,希望孩子能誠實認錯、勇敢認錯,爸媽可得學些教養撇步:

1.父母自己犯錯時,也要誠實認錯,做孩子的好榜樣。不小心坐壞了孩子的玩具要道歉,不要怪孩子把玩具放在椅子上。

2.要清楚、明確的教導孩子是非對錯,別模稜兩可,孩子才能判斷自己衝動做出來的行為是對是錯,然後才能決定是否自己該認錯。

3.學習面對孩子犯錯的處理技巧。打罵絕對是下策,可能造成孩子認為「如果犯錯,一定要說謊來加以否認」的結果。

4.當孩子學得很好,犯錯後能誠實承認並道歉,一定要先對他的誠實加以肯定,然後才教他改正錯誤的方法。絕對不要只急著指責他的不是,卻無視於他的誠實與勇敢,導致孩子覺得「早知道這樣,不說就沒事了」的結果。

  教會孩子誠實認錯,孩子再犯同樣的錯誤可能性就會降低。但若讓孩子矇混過去,孩子不僅容易再犯同樣的錯誤,且會越來越習慣說謊,家長們請務必從小建立孩子的正確態度。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