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不吃藥? 柚子醫生講堂 柚子醫生 2017/07/12發表

這幾年很多小兒科醫師都不斷在強調一個觀念:「小朋友能夠不吃藥就盡量不吃藥,如果一定要吃藥,藥物能夠少量就盡量少。」這是個很正確很好的觀念。爸爸媽媽在心中建立起這個觀念,對於孩子長久的身體健康一定有好處,但是柚子醫師也希望以這個觀念為基礎,再多提醒爸爸媽媽2個小細節。

1.孩子盡量不吃藥≠不需要看病
很多長輩總認為:「帶孩子去看病=吃藥」,因此當大家慢慢建立起「孩子盡量不吃藥」的觀念時,長輩就自動把「不吃藥=不用看病」連結起來,這個想法是錯誤的。事實上,孩子生病了有可能不用吃藥,但是仍然應該帶孩子去看病。柚子醫師以很常見的發燒當例子,發燒是由於身體本身的免疫系統運作造成的,因此不一定要馬上使用藥物退燒,但是可能造成發燒的原因太多,包括感冒、流感、中耳炎、鼻竇炎、腦膜炎、肺炎、腸胃炎、泌尿道感染、腸病毒……等,這其中有些要使用藥物治療有些不用,有些疾病有特殊的觀察注意事項,都要靠醫師診斷之後才能掌握,因此請爸爸媽媽務必記得:要不要吃藥可以由爸爸媽媽在醫師下診斷之後跟醫師好好討論,但是不吃藥並不代表可以不帶孩子看醫生,別讓錯誤的想法擔誤了孩子接受正確診斷及治療的時間。


 

2.醫生不開藥≠看病不用付錢
有些人認為醫療是付了費用拿走藥物的過程,誤以為看病是以金錢換取藥物的買賣行為,事實上,醫療並不是實體貨物的買賣,看病的價值不在於所拿到的藥物,醫師必須在看診的過程中,使用多年累積下來的專業知識診斷出孩子的疾病,再依照疾病如何治療來決定是否要吃藥,這些都是難度很高的專業能力,才是整個看病過程中的價值所在。
很多醫師都有過相同的經驗,收費人員使用院內分機打電話到醫師診間告知:「XXX詢問說醫師沒有開藥,為什麼仍然要繳費?」接到這種電話,真的會讓一位好醫師心灰意冷,大家可以試著想一想,一位認真盡責的醫師,在詳細檢查完孩子之後跟您說:「這個孩子不需要吃藥」,結果換來的卻是您不願意付費,在您的眼中醫師的專業知識完全沒有任何價值,這件事對這位好醫師有多麼大的殺傷力,下個月您的孩子又生病了,再回來給同一位醫師看病時,這位醫師還會跟您說:「這個孩子不需要吃藥」嗎?提醒爸爸媽媽,醫師的專業是無價的,醫師沒有開藥仍然需要到櫃台繳費的。



有幾位好朋友建議柚子醫師別寫這篇文章,因為這篇文章又叫人看病又叫人付錢,總感覺觀感不大好,可是柚子醫師想了一想,最後還是堅持把文章寫出來。因為柚子醫師不希望父母誤解了不吃藥的理念,造成孩子生了大病卻不看醫生,最後發生了遺憾的事情,柚子醫師更不希望以後孩子生病找不到好醫師,只因為曾經有過的好醫師,被少數人看病不付錢而停止了原本曾經有過的堅持。

分享 :

達人簡介Introduction

柚子醫生

中國醫藥大學西醫學系畢業,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及免疫學會專科醫師,前長庚兒童醫學中心小兒科及過敏氣喘專科主治醫師,現為柚子小兒專科、過敏氣喘專科診所院長。

 
曾任《過敏性鼻炎及其對氣喘的影響簡易指引手冊》台灣區總編譯、《未來Family》專欄作家、《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多次受邀擔任 TVBS 健康兩點靈、緯來綜合台姊妹淘心話、八大電視台WTO姐妹會等節目健康諮詢醫師、育兒雜誌《嬰兒與母親》評比2012、2013、2014全國小兒科好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