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只要口腔內有食物殘留,細菌就會滋生,蛀牙的風險相對就會提高,因此最好的刷牙時機,就是吃完食物後馬上清潔口腔。對於1~2歲的孩子開始有些自理能力,自我意識也提高,這是培養刷牙習慣非常重要的時期;而家長的引導角色非常重要,給寶貝一口好牙,就要從小做起!
0~6個月寶寶這樣做
從孩子出生後,可在洗澡前利用紗布巾和開水,幫孩子清潔牙齦及舌苔,別小看這個動作,這對寶寶的味覺及舌頭的觸覺有很大的幫助,剛開始孩子可能會緊閉雙唇、皺著眉頭,過程中甚至會有大哭的情況,爸爸、媽媽千萬不要心急,以輕柔的動作配上溫柔愉悅的聲音及表情,可以對寶寶說:「現在是刷牙呵!牙齒會變健康、亮晶晶。爸爸(媽媽)會輕輕的,不要害怕呵!」
6個月後寶寶這樣做
在孩子牙齒長出後(約6個月左右),亦可以乾淨紗布及開水清潔牙齒;由於孩子從小已習慣這個動作,排斥感也會降低許多。當孩子有了抓握能力後,我們會提供矽膠刷毛的牙刷,讓孩子自行抓握來練習刷牙,此時的孩子可能都只是「咬」牙刷,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一方面讓牙刷當成固齒器,提高孩子對牙刷的接受度,另一方面也是讓孩子熟悉牙刷在口腔內的感覺。
有些孩子一開始也是會排斥,不過先不勉強,刷牙與嘗試的時間慢慢拉長,大多數的孩子都能欣然接受;再透過成人的示範,孩子除了咬,也漸漸會出現有轉動牙刷及刷牙的動作出現。
刷牙習慣的養成從小開始
還沒上學的孩子,主要照顧者可以選定一個孩子喜歡的人物玩偶,例如:巧虎手偶,透過玩偶的示範讓孩子對刷牙的接受度提高,漸漸也能養成良好習慣。對於有些已上學的孩子,學校的作法主要是讓孩子養成清潔口腔的習慣,每次吃完東西後都會喝點開水漱漱口,中午用過餐後有較充裕的時間,就會讓孩子們刷牙,但主要的牙齒健康把關者,還是要請爸爸、媽媽擔任嘍!讓刷牙也能成為一個很好的親子互動時間!
讓孩子不害怕刷牙的好方法
讓孩子愛上刷牙,有許多小撇步,可以先從刷牙的工具著手,現在有許多可愛的造型牙刷、或是孩子喜歡的卡通人物,不過記得選購時要符合孩子各個發展階段。每次刷牙時,可以搭配固定一首歌、旋律或是手指謠,變成開始刷牙前的儀式。
在此還有一些小小的注意事項需提醒,不要讓小寶貝拿著牙刷嬉戲奔跑,提供一個固定且安全的位置,坐著刷牙;且在孩子尚未學會漱口及吐水的動作時,可以先換白開水給孩子,此過程最好有爸爸、媽媽陪同,避免因玩水而喝下自來水;刷完牙後,家長可以和小朋友互相檢查是否有刷乾淨,相信能在愉悅的氣氛中為刷牙做個happy ending。
擁有一口潔白整齊的牙齒,是現代人趨之若鶩的目標,齒列問題或許無法經由預防而避免,但齲齒絕對是可以透過清潔口腔習慣的養成來改善的,且習慣從越小養成越好!
學刷牙也需要家長耐心引導
在孩子養成刷牙習慣前,想必有一段抗爭期,請爸爸、媽媽務必別生氣,可先將目標行為縮小一點,例如:願意將牙刷放進嘴裡,時間由短慢慢拉長,讓孩子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進行,成效也會比較好。
別忘了善用一些小工具,像有些小寶貝們的齒縫比較密,除了刷牙也可利用牙線來協助清除食物殘渣。還有市售的牙菌斑檢查劑,在刷牙後使用稀釋的檢查劑漱口一下,孩子就能很清楚知道哪些地方沒有刷乾淨,不過,孩子尚未學會漱口之前,千萬別讓孩子自己嘗試!